小寒有什么风俗活动
1、腊祭“小寒”是属于腊月的节气,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,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。腊的木义是“接”,取新旧交接之意。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,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。汉应劭《风俗通义》云:“腊者,猎也,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。或曰腊者,接也,新故交接,故大祭以报功也。”
“腊祭”含意取其有三,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,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。二是祭百神,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。三是人们终岁劳苦,此时农事己息,借此游乐一番。自周代以后,“腊祭”之俗历代沿习,从天子、诸侯到平民百姓,人人都不例外。
2、吃腊八粥
小寒节气这一天,非常重要的一个民俗就是吃“腊八粥”。古籍记载,腊八粥用黄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,外用染红桃仁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等作点染,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,有调脾胃、补中益气、补气养血、驱寒强身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
3、吃糯米饭
广东地区的民谚“小寒大寒无风自寒”,小寒、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的习俗。人们往往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,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,利于驱寒。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,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。
关于小寒的俗语
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。小寒不寒,清明泥潭。
小寒大寒,滴水成冰。
小寒不寒寒大寒。
小寒蒙蒙雨,雨水还冻秧。
小寒雨蒙蒙,雨水惊蛰冻死秧。
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。
三九、四九,冻破碓臼。
大雪年年有,不在三九在四九。